風信子常見的病害有生理性芽腐,灰霉病、菌核病和病毒病。種植前基質嚴格消毒,種球清選并作消毒處理,生長期間每7天噴一次1000倍退菌特或百菌清,交替使用,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菌的傳播。嚴格控制澆水量,加強通風管理,控制環境中空氣相對濕度,出現中心病株及時拔除,可以大幅度降低發病率。
生理性芽腐
最后一朵小花脫水,這是由于冷處理過短造成的。對這種芽腐是否敏感要根據不同品種和種球的尺寸來判定。
防治方法:確保種植種球的生根室和自然處理溫度保持在9℃恒溫,不是9℃的處理要使用補償措施。不要過早地將種球移入室內,提供各個品種所需的冷處理。在溫室期內保持23-25℃恒溫,在種植期間溫度降低幅度不要大于1-2℃,以避免溫室氣候中相對濕度較高而引起的青霉菌侵染。千萬不要將水澆灌在花序上,特別是在最后階段。在運送之前,如不能提供貯藏,不要使盆中的土壤過濕,同時確保植株之間有足夠的空氣流通。
灰霉病
發病初期,感病葉尖變色,葉片皺縮腐爛。冷濕條件下,花部亦發生腐爛。發病后期,病部產生灰色霉層及黑色菌核。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殘體及土壤中越冬,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,分生孢子隨風雨傳播進行侵染危害。低溫高濕利于病害發生。
防治方法
減少侵染來源:及時摘除病花、病葉,集中銷毀。
藥劑防治:發病初期,噴施1:1:100波爾多液,或65%代森鋅可濕性粉劑500-800倍液,或50%苯來特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,或斑銹清800-1000倍液噴霧防治。
根瘤病
風信子根腫病又稱根瘤病。根系初發生時正常,伸長至-定程度即產生白色小瘤體,長勢減弱,有時發生小花干腐,影響生長發育,嚴重時全株桔死。
防治方法:
貯藏期嚴格消毒滅菌,注意加強通風,勤檢查,勤翻動,發現病株及時撿出集中燒毀。
嚴格進行土壤消毒滅菌,不連作,不重復應用栽培土。
栽培期間發現病株及時清除,并對土壤進行滅蟲滅菌。
嚴格檢疫,不使病球病株八圃。
以上就是風信子病害的防治方法。